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画家介绍 艺术资讯 作品欣赏 学术评论 艺术市场 活动照片 留言板  
乡恋凝笔端 丹青绘美景
发布日期:2013-07-27 20:02:09 浏览次数:[]
乡恋凝笔端  丹青绘美景
——访《锦绣大别山画展》作者杨明
黄冈晚报记者 熊庆萍
 
“春来杜鹃如火,夏至瀑布飞霞,深秋丹枫点翠,隆冬雪飘芦花”,大别山以其独特、壮观、神奇之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置身美景中,杨明先生注激情于丹青,描绘着萦绕心头的人间仙境。
杨明先生历时两年,深入大别山艰苦采风,创作出70多幅画作。他用真情实感、用一位画家的眼光和智慧去解读大别山的雄奇美丽,推介大别山的自然景色,宣传大别山的精神风貌,品味大别山的人文景观,倾吐对大别山的爱!
 
 
流云雾海疑仙境
一山更比一山奇
在杨明的画中,画得最多的就是云雾中的大别山。山高雾就多,雾多山就幻,那种“云在山间绕,人在雾中行”的人间仙境令杨明激情澎湃,万种情愫尽凝笔端。
回想采风时的奇观,杨明仍难抑制内心的激动。
2008年春夏交替之际,一个风力较强的晴好天气,杨明到浠水三角山采风,他和画友在山间一可揽山峰全貌之处坐定,极目远处,只见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大大小小的28座山峰美不胜收。他铺开画纸准备构图时却难住了,山峰虽美,但是分布平均,找准构图角度并非易事。杨明正在冥思构图之际,忽然一阵云雾吹来,山间一下子什么都看不见,浮云飘过之后,28座山峰沉浸在雾海云涛中若隐若现,原来平均的构图顿时产生变化,天接地连的图画让杨明灵感大增,一副流云雾海中的三角山一气呵成!“一山突起浮三角,雾海云涛万里松,天接地连无酷暑,举杯邀月大歌风。”画完后杨明即兴赋诗抒发心中感慨。
同年6月份,杨明在麻城龟峰山采风时,正碰上一阵大雨,雨过天晴后,龟峰山白练横空玉龙飞腾,松涛烟雨灵气漫山,云雾缭绕景致更浓,在满怀激情中杨明完成了《雾锁龟峰》初稿。
还有《笔架擎天》、《雾漫卧龙岗》、《接天山》、《天堂云海》等画作,杨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流云雾海的大别山表现得淋漓尽致。
 
 
山中一日雨
到处是飞泉
大别山水色秀丽,碧波流长。“山中一日雨,到处是飞泉”是其又一特色。置身山中,鸟语花香,泉水叮咚,山美水幽,令人陶醉,但是其中不乏雄险的飞瀑,大别气势让人回味!“大别山的泉,大则气势磅礴,小则婉转曲折,给人迥然不同的视觉和听觉!”杨明告诉记者,“但是总体上来说以秀、幽为主。”
在天堂山采风时,青的山、红的叶、银的泉,疏雨淡云里,杨明轻展宣纸,和着远远近近的水声,带着缠缠绕绕的心绪,在纸上泼洒丹青。“谷中花树红如锦,流泉曲水挂银波”,一副《天堂瀑布》展现着画家对大别山浓得化不开爱!
《十里桃花溪》中,在漫山怒放桃花的掩映下,桃花溪水源源流下。画家匠心独具的“s”型构图,绘出了桃花溪毫不做作的自然美和一水桥横的艺术美,同时增强了画面的现代感,犹如妙曼的碧波仙子款款而来,观山赏花。
而在创作《聚泉》和《源远流长》时,杨明则迎合大众心理,采取了变异的手法,让泉水中的乱石形似金元宝,八方泉水汇聚一起,寓意“聚钱”,有吉祥、长久之意。“厚德凝成千万福,灵泉汇聚八方财”,杨明说,《聚泉》和《源远流长》一画完,就有企业家预定,“作画讲求画面美,讲求艺术性,但有时也要讲市场”,笔墨追随时代,杨明在作画中思路广阔,不拘泥传统。
 
 
如梦如幻胜天堂
四季美景绝无伦
“春来杜鹃如火,夏至瀑布飞霞,深秋丹枫点翠,隆冬雪飘芦花”,这是刘雪荣市长在给杨明的《锦绣大别山》画册作序时所说。
大别山四季不同,四季皆美景。春季漫山的杜鹃、遍地的桃花、嫩嫩的绿色溢出眼帘;夏日郁郁葱葱的山峰带着暖暖的潮湿,秀美的山石在飞泉瀑布的衬托中,显得更加幽静;秋天金黄色稻浪翻滚,田埂上的乌桕树更是让人陶醉,叶色随季节的变化而由翠绿变至火红,一派秋色美妙绝伦;冬天大别山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孕育着生机。
杨明说,采风中他的心中始终充满激情,大别山的美让他觉得笔端贫乏,美景难绘。在杨明的画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大别山四季景致,也感受到了大别山人的生产生活。如《乌桕树下》,乌桕树秋色斑斓,一阵秋雨过后,勤劳的大别山人在田间劳作,潮湿的泥土透着丰收的气息,阵阵麦香传递着喜悦,好一副田园风光!还有《栗乡秋色》、《甜柿满山坡》等画作,无不透着生活气息,反映画家的恋乡之情。
在黄梅老祖寺采风时正值隆冬,山外大雪纷飞,山里雪就更大了。杨明驱车艰难前行,车未到山前路就断了,他只好背起画具步行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老祖寺在皑皑白雪中苍劲厚重,尽显古刹文化。杨明陶醉于美景的同时,拿起画笔画下这独特景观。
 
 
斗雪迎风大别松
不屈不饶红色魂
在采风中,杨明处处感受着红色精神,如大别山的雾莲、三角山的红军洞等这些有着革命传说的物和景都是他笔下的素材,因为大别山不仅自然景观让人着迷,人文精神更能催人奋进,而大别松尤为突出。
经过观察研究,杨明发现了大别松独特的形状和精神:受地形和风力的影响,大别松弯中带直,曲折向上,一排连着一排,就像红军战士一样前仆后继,团结奋进,不折不挠。也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杨明有毅力艰苦采风两年,跑遍黄冈各个县市,饱含激情创作画作70余幅。
采风是艰苦的,作画是愉快的。杨明回忆了采风时的酸甜苦辣,背着画具翻山越岭,天做帐地做床,为了充分反映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山,杨明往往在山中一待就是好几天。“采风虽然艰苦,但是只要一拿起画笔就疲惫顿消,精神抖擞”,他是与大别山结了缘,与画结了缘!
2009年12月,杨明推出画册《锦绣大别山》,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别山,向往大别山,观光大别山。2010年10月27日,在“大别山文化旅游节”期间,杨明举办“锦绣大别山画展”,为推介黄冈起着重要作用!
<< 观《锦绣大别山杨明画展》 | 胸中有丘壑 下笔吞云烟 >>
杨明艺术世界 | 电话:13387111778  |   E_mail:383793189@qq.com  |  湖北省黄冈市开发区新港二路146号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4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