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谷迎飞瀑 高志攀哲峰
---中国黄冈著名山水画家杨明的雄心抱负探访
宇俊之
画家通常喜欢“自画自赞”(日语有此成语),还不够,需要别人(评论家)再来加赞。这是一种无须否认的常态。但是把批评和质疑作为提升自己的机会和艺术革新的营养,除了批评本身在理,还需要画家本身的包容素养和艺术理解力,更需要有大才大志的进取心。黄冈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著名山水画家杨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画家。
11月中旬,我在中国湖北的黄冈市参加[和而不同·东北亚书画汇]期间,特别在攀登当地有名的哲人峰同行中,仰望山峰高耸、俯观瀑泉垂流,同杨明先生,就中国山水画如何根据时代和地域特征,创造处独具一格艺术风貌的课题,作了开怀畅谈,有肯定,有解析,有质问,有探索。过后杨明先生来信表示“几天的相聚使我受益匪浅,聆听了先生的教诲,胜读十年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也增强了信心。我会努力的!”
●谈谈中国山水画的雷同感
初看杨明先生一批山水作品,感觉和许多中国山水画有雷同感。有力的勾皴突出表现大山巨石,再配上松林攀附加以点缀,纵有白云瀑布穿插其间,也是简单留白居多。
杨明先生说,这类作品气势磅礴,精神宏大,在中国喜者多、市场大。这和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倾向追求阳刚强烈有关。从学术上来研究,可以不被其左右。
从“师造化”来说,这类山石为主的作品主要表现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那里山高水少,植被不茂,山石叠露,造成传统技法中勾法皴法丰富,对后人作画影响很大。
●南北地域山水特征的异同
其实除了强势山水一类作品,杨明先生也有一类以面描为主、墨韵淼然的作品,相当地表现了别样风情,可见杨明先生没有停止过探索。墨色为主的山体多少表现了丰厚的土壤和植被,毕竟当地地处中原四季分明,降水中等植物茂密。同北方干旱地带不一样。
如何创造出集南北之长,表现中原山水的技法和作品,乃至作为一个画派留得住,成为杨明先生的高峰目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杨明先生以虚怀若谷之态,倾听宇俊之作为远道迩来的艺术研究家从远距离来观察探讨目前作品之得失长短,作为找出不足,加以攻克,提升特长,占据新高的际遇。
宇俊之以日本水墨画称之为南画,以及加入佛道禅意,最终向日本画演变的过程,探讨审美观的内涵,以及对中国的回馈影响岭南画派以及傅抱石等留日画家从日本受到的影响用于画风和观念的变革,创造处一代风范的例子可以借鉴。
宇俊之对杨明先生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1, 改变中国传统山水重实景轻虚景的偏颇,加强对虚景(云雾烟霭、流水形态等等)的表现研究。
2, 改变中国传统山水缺少对季节、天候、时辰研究和表现的偏颇,加强观察和表现研究。
3, 笔墨当随时代,也要应(因)地制宜,独特研发,改变过于重复,驾轻就熟,缺乏新意的偏颇。
4, 搜尽奇峰打草稿,也要美,不好看的可以改造,也可不画。
5, 墨法、水法要加强研发,争取丰富多彩,玩味无穷。
●胸怀大志,创造新派
艺术无止境,探索无限制。杨明先生有志于开创集南北之长为一身的中原画派,我们期待他的成功。
(作者:宇俊之,全日本中国水墨艺术家联盟会长,[水墨之友.美术世界]杂志总编,日本.东京画院执行副院长)